内容 |
项目 |
建设标准 |
一、支部设置标准化 |
1.规范设置 |
(1)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应设立党支部,合理控制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一般在30人以内。党支部一般按照学院内设的教研室或专业群设置。党员人数较多的支部可根据业务相近、学科专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置若干党小组,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党小组的设置情况要向学校党委组织部备案。 |
2.配强班子 |
(2)正式党员人数在7人以上的支部,可以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般为3人,设书记1人,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和统战委员。正式党员人数不足7人的,设1名书记,必要时可以增设1名副书记。 |
(3)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需具有1年以上党龄,原则上应具备副高职称或硕士学位,确保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配备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并作为支部书记后备人选进行培养锻炼。 |
3.按期换届 |
(4)党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支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和不设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3年,期满按时换届,任期内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会委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出缺应及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补选。 |
二、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 |
4.发展党员 |
(5)发展党员有计划,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按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要求,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到标准严格、程序规范,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
(6)扎实有效做好高知群体、优秀中青年教师、少数民族教师的发展党员工作。 |
(7)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教育培养和党组织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工作。 |
(8)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政治态度,凡是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
(9)党支部(党小组)按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考察,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及时按照程序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 |
5.党员教育培训 |
(10)加强政治引领,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党性教育,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11)建立并落实党支部学习制度,按照学校“教工活动日”(课程思政研究日)安排,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并做好记录,对缺席人员安排适当时间进行补课。 |
(12)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其中,参加“三会一课”、经组织认定的网络学习时间计入培训学时。 |
(13)注重运用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网等网络资源开展党员教育。 |
6.党员管理 |
(14)严格党籍管理,及时将新入职或新发展教工党员编入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对已入职尚未转入党组织关系的教工党员要加强督促,及时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
(15)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对出国(境)党员每半年至少联系1次,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对参加校外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挂职工作等6个月以上的党员教师,实行跟踪管理。 |
7.党费收缴 |
(16)指定专人负责党费缴纳统计工作,督促支部党员每月自觉、按时、足额上交党费,对不按时缴纳党费的党员进行提醒和帮助。 |
8.党内激励关怀 |
(17)落实学校开展的党内表彰活动,做好评选推荐等工作。 |
(18)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定期开展党内关怀帮扶活动。 |
9.党员作用发挥 |
(19)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大胆开展斗争,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 |
(20)党员身份意识和奉献精神强,能够立足本职岗位,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当先锋、作贡献,得到群众认可。 |
(21)党员参加党的活动时,自觉佩戴“共产党员”徽章,敢于亮明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2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员带头遵守职业道德,支部党员不存在违反高校师德师风的行为。 |
(23)支部党员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加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 |
三、组织生活规范化 |
10.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
(24)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无支委会的支部一般每月召开1次),会议由支部委员会召集,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
(25)支委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如工作需要也可以随时召开。研究提出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任务和支部党员大会决定的具体措施,确定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讨论处理支部日常工作等。 |
(26)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听取党员思想工作汇报,讨论党务工作事项,研究执行支部决定和工作任务的具体办法等。 |
(27)每季度至少安排1次党课,党支部书记要带头讲党课,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 |
11.坚持主题党日活动制度 |
(28)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 |
12.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 |
(29)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也可以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主题明确,按照会前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逐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的步骤进行。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 |
13.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
(30)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开展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党员民主评议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为“优秀”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正式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预备党员参加评议,但不确定等次。稳妥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及时处分违纪违法党员。 |
14.坚持谈心谈话制度 |
(31)组织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应当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既要相互沟通工作生活情况,又要相互听取意见、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5.坚持党员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 |
(32)党支部结合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定期对党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廉政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每季度向上级党组织上交党员思想动态分析。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等情况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对受到处分处置以及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本支部党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 |
四、重点工作品牌化 |
16.积极参与“三进一融”工作 |
(33)积极推进“两为”人才培养理念、“导师育坊”育人模式、“三进一融”育人路径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主动参与“匠魂计划”,推动职业导师进班级,积极创建“三进一融”育人品牌。 |
17.主动开展“对标争先”建设 |
(34)按照《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主动参与“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项目和“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 |
18.积极参与“双高建设” |
(35)按照学校“双高”建设重点任务要求,根据学院党总支的统一安排,落实“党建+产教融合”任务。 |
19.打造工作品牌 |
(36)探索推进党支部工作创新,工作有特色、有成效,努力打造支部工作品牌,其经验做法得到较好宣传推广。 |
五、工作保障标准化 |
20.场所保障 |
(37)党支部要有固定活动场所,提倡一室多用。努力达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 |
21.经费保障 |
(38)学校党委每年按教师党员每人100元的标准分别划拨党建活动费、下拨党费使用额度,党支部使用相关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和学校财务管理有关制度,党建活动费和党费使用需分别遵循省财政厅、省直机关工委印发的《湖北省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鄂财行发〔2018〕11号)和《中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实施办法》(武交院党组〔2020〕17号)相关规定。 |
六、工作台账清晰化 |
22.台账规范 |
(39)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工作记录台账等资料记录完备,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特色工作等台账资料健全完善。各类台账资料按照《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台账资料目录》要求整理备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