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学校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总体部署,公共教学与实践学院计算机实践教研室结合教学实际,从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制度优化等多维度发力,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优化硬件资源管理,提升设备使用效率
计算机实践教研室以“物尽其用”为原则,对实训室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抓住市场规律,对影响整机指标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升级,有效“焕新”设备性能,延长了老旧设备使用周期,为学校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
二、技术创新赋能节能,打造绿色教学场景
计算机实践教研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自行开发计算机设备运行管理程序,引入物联网、智能家居等管理方法,对实训室教学设备、空调及走廊照明等进行人性化和智能化辅助管理,实时监测机房设备使用情况,动态管理空调与照明设备。
• 教学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在宣传倡导师生自觉关闭计算机设备的同时,教研室课间加强轮值巡查,及时关闭闲置设备,并在实训室设备管理后台设置了课后延时自动关机,杜绝待机耗电现象。
• 照明节能效果显著:对信息楼2、3楼走廊照明设备加装智能开关模块,可实现定时、自动、远程控制,有效避免了长明灯现象。同时,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照明能耗大幅降低。
• 空调使用更加合理:根据国家和学校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空调使用规范,通过智能家居装置对每台空调的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空调温度不高于20℃,下课自动关闭设备,无人时不开空调,服务器机房实现全自动控制温湿度,有效减少了空调能耗。
三、深化宣传教育,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计算机实践教研室通过开展实训室安全教育培训、推送桌面背景等形式,宣传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营造了“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做到人走断电,减少了设备的待机能耗。
未来,公共教学与实践学院计算机实践教研室计划进一步拓展技术外延,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能源管理优化方案,为构建智慧化、可持续的校园生态贡献专业力量。
